德州齿轮有限公司
1954年10月1日,为响应国家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,在德州市公私合营试点工作开展后,由私营建鲁铁工厂、益记铁工厂、民丰铁工厂、四新铁厂、德聚号、益聚恒绸锻庄、恒德铁工厂、聚丰锅店等八家私营企业参加合营为德州建新铁工厂,隶属德州专区实业公司指导,而后改名为“公私合营建新铁工厂”。职工57名,5台皮带重床、15600元固定资产,9875平方场地面积,年产值160000元的小型手工业操作的农具修配和铸锅厂。次年1月,由私营忠信锅店、信诚工厂、泰昌颜料庄、同义公竹号、同兴锅店五家企业参加了公私合营,名为德州建中铁工厂,同年5月,改名为“公私合营建中铁工厂”。1956年1月,“公私合营建新铁工厂”和“公私合营建中铁工厂”合并,改名为“公私合营德州铁工厂”。
经发展,工厂购买9台设备,厂房面积增至600余平,建立了供销、生计、财务、秘书四个科室,机加工车间、铸工车间两个车间。主要生产53式水车、56式水车、手摇水车、取暖火炉、铁锅、板、铁铸农具修配等。职工共有123人,厂长3人、书记1人,车间主任8人,党支部、团支部及工会也相应建立。1956年8月,工厂进行了工资改革,工人工资提高了15.84%,管理人员工资提高15.85%。 次年12月,德州铁工厂在旭升街(现XXXX路)建造了第一批职工宿舍。
1959年5月,公私合营德州铁工厂迁厂至市北郊(现大学西路)。1960年2月,公私合营德州铁工厂改名为“公私合营德州动力机械厂”,同年7月,与因生产需要筹建的棉花机械加工厂合并,更名为德州拖拉机配件厂。